行业新闻

Industry news

克服社交恐惧——认知行为团体治疗

“和别人交往的时候,我总在注意别人的表情,怕看到别人不友好的、不支持的态度,别人的表情稍微有点变化,我就觉得是针对我,是我表现太差了”“缺少话题,不知道说什么”“自卑,不愿让别人看出我的自卑”……团体治疗室里,来了十几位社交恐惧的来访者。

  人是社会中人,不得不面对社会交往活动,因此,患有社交恐惧的来访者,既排斥与人交往,又盼望自己尽快融入社交,内心矛盾痛苦。今天的治疗,是以团体治疗的形式,帮助来访者克服社交恐惧。

  资深心理咨询师瞿洋老师,讲解“社交恐惧”究竟是什么:

  1 社交恐惧的特征:暴露在不熟悉的人、事物面前,实施具体任务时引起的过度持久焦虑。

  2 社交恐惧的形成过程:通过回避行为,个人经历了短时间的焦虑减少,强化了回避行为。

  3 社交恐惧的核心症状:害怕负面评估。

  4 社交恐惧的心理成因:过度需要认可。

  瞿洋老师引导来访者进入社交恐惧的治疗——

  首先,在特定的场景中,唤起了来访者社交恐惧的体验。接着,咨询师带领大家分析,自己究竟在恐惧什么。有的人发现自己最怕的是别人耻笑自己;有的人表示,最害怕别人都盯着自己;有的人说,自己最怕别人觉得自己表现差,丢人……

  大家最恐惧的问题,它真的存在吗?

  瞿洋老师现场邀请来访者讲出体会:“刚才他发言时,您笑了,为什么笑,是在耻笑他吗?”“不是,我觉得他说得挺对的,和我一样!”“哦,是赞同的笑?”“对,赞同。”

  “您呢,您为什么在他发言时笑?”“他说的挺有趣的”“因为有趣发笑,不是耻笑他?”“当然不是耻笑,他说的挺好的”——原来,被别人笑,并非全是嘲笑,也可以是善意的笑,认可的笑。

   一位来访者说,他就怕别人都盯着自己,觉得浑身不自在。待他发言后,瞿洋老师让周围的人总结他的发言内容。有两位发言者表示“不好意思,刚才没注意听” ——哦,原来不是所有人都盯着他,原来有人在走神,有人在想别的事情;自己之前假设的,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的情况根本不存在!

  社交恐惧是 天生的吗,怎样形成的?瞿洋咨询师从心理学的角度,分析社交恐惧的成因: 曾经的受损经历(上课发言时讲得不好,被同学嘲笑)→负面想法(发言时所有人都盯着我,讲不好又会被嘲笑)→情绪(焦虑紧张)→躯体表现(发抖,口吃,语 无伦次)→回避(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)→焦虑水平下降→强化回避行为(更加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)→自我评价降低(我的社交能力差,我不受欢迎)

  已经形成的社交恐惧怎样克服?瞿洋老师讲解“放松方法”、“认知重建”“系统暴露”等治疗方法;并现场通过心理情景剧,让来访者学会运用以上方法。

  两个多小时里,社交恐惧的来访者体验着自己的改变:从刚坐到治疗室中相互不理睬,到治疗过程中大家越聊越熟、相互出主意;从发言时双手握紧、身体僵硬、声音含混,到与咨询师自然互动、与他人合作演出情景剧。

  回避,永远体验不到改变。通过心理教育,更正来访者的错误信念;学习放松方法,缓解不良情绪;体验认知重建,修复偏差的自我认知;学习社交技巧,掌握人 际沟通窍门——团体治疗,让“讨厌”社交的人,明白“讨厌”的深层原因、克服社交恐惧、面对人际沟通、驾驭人际互动。
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
027-87658285

微信

扫一扫 联系我